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1809)组成立于2002年,首任组长为国际著名分析化学家邹汉法研究员。他1961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 (现浙江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所工作。曾先后在美国环保署三角园研究中心、美国东北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曾担任首席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生物技术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等职务。
勇于创新,科研成果丰硕
邹汉法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色谱基础理论和复杂生物样品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带领研究团队在新时期的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色谱分离整体柱材料制备新技术、蛋白质组磷酸化富集分析新方法、血清内源性多肽分离鉴定新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获得了人类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最大数据集,代表国际上该领域的最高分析水平。在Nat. Methods, Nat. Commun., Nat. Protoc., 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17篇,SCI他引8032次,H-index 50。
担当重任,服务国家需求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1997)、创新群体项目(2010)、重点基金和科技部863、973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2年,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三)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3件,已授权发明专利42件,12件发明专利已实施产业化。
不辞辛劳,推动国际交流
曾担任Trends Anal. Chem. 刊物责任主编和BMC Genomics, J. Sep. Sci., Curr. Anal. Chem.副主编, Anal. Chem. (ACS), J. Proteome Res. (ACS), Electrophoresis, Anal. Chim. Acta, J. Chromatogr. A, Anal. Methods (RSC)等国外刊物编委和Chin. J. Chem.、《色谱》、《化学学报》副主编 ,《科学通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进展》、《环境化学》等国内多种刊物编委。先后组织了中美分离分析科学、中加分析化学和中加系统生物学等双边学术会议,有力推动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国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
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
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 邹汉法研究员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分析化学,尤其是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曾2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为我国培养了7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入选中科院“&rdquo等。2人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特别奖、9人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优秀奖、数十人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其他冠名奖。